企业公告

轴承失效模式及磨损机理
2022-05-13
来源:让云

一、轴承失效模式

轴承失效最好按照其失效的根本原因进行分类,但未必总是能够很容易地将原因与特征(症状)或者失效机理与失效模式一一对应,大量相关的文献也都证实了这一点。基于使用中的可见的明显特征外观,本标准将失效模式分为六大类和不同的小类,分类见下思维导图。

二、磨损

1、概述

磨损指在使用过程中,两个滑动或滚动/滑动接触表面相互作用造成材料的不断 移失。

2、磨粒磨损

磨粒磨损(颗粒磨损,三体磨损)是存在硬颗粒时由于滑动产生的材料移失,当一硬的表面或颗粒滑过另一表面时,通过切削或犁沟作用而从该表面移除材料。磨损后表面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暗,磨粒的粗细和特性不同,变暗程度不同(见图1)。

由于旋转表面,可能还有保持架(见图2)上的材料被磨掉,磨粒数量逐渐增多,最终磨损进入一个加速过程,从而导致轴承失效

虽然表面一般会有一定程度的变暗,但当磨粒非常细时会发生抛光效应,形成非常亮的表面(见图3)。

注:滚动轴承的“跑合”是一自然的短期过程,此过程之后,运转状态(如噪声或工作温度)将趋于稳定,甚至得到改善。由此,运行轨迹可见,但这并非表示轴承受到损伤。

3、黏着磨损

黏着磨损是材料从一表面转移到另一表面,并伴随有摩擦发热,有时还伴有表面回火或重新淬火。这一过程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并可能导致接触区开裂或剥落。

在润滑不充分的情况下,当发生滑动且摩擦带来的局部温升引起接触面黏着时,发生涂抹(滑伤、黏结、划伤、粗化),导致材料转移。假如滚动体受载过小并在其再次进入承载区时受到强烈的加速作用,则在滚动体和滚道之间常常会发生涂抹(见图4,图5)。在涂抹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咬黏。与磨粒磨损的逐渐积累过程相反﹐涂抹常常是突然发生。

由于润滑不充分,挡边面和滚子端面也会发生涂抹(见图6)。对于满装滚动体(无保持架)轴承,受润滑和旋转条件的影响﹐滚动体之间的接触处同样会发生涂抹。

此外,径向采用间隙配合时,套圈端面和其轴向邻接面之间也会发生蠕动,严重时导致横向热裂纹,最终引起套圈开裂(见图8)。

二、不锈钢轴承厂家

让云科技-作为湖南地区知名品牌的工程轴承技术服务商及产品生产厂家,现已拥有两大自主品牌(RANUR、RANUY )系列工程轴承,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时刻准备迎面解决更加严苛的运行工况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及时掌握及应用如何提高产业可靠性及优化资产生命周期。

全国热线:4006-808-505

技术服务:136-5744-5999

销售服务:136-5744-3999

三、相关材料

陶瓷轴承 高温轴承
绝缘轴承 塑料轴承